诚信教育 | 加强自律自觉,严肃考风考纪
日期:2024-12-20  作者:会计学院 

期末复习建议请收下

1.学会计划列出自己的期末任务,把大任务具体分散到每天,让复习有较为明确的规划,从而提高复习效率。有需要的同学也可以使用专注类的手机APP来提高效率。

2.学会用笔记和错题平时里花费诸多心思做的笔记和错题,十分有利于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掌握薄弱的知识点,有层次有目标的去复习。考前多翻翻自己的笔记本,温故而知新,相信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良多。

3.学会说“NO”对手机说“NO”,复习的时候,一定要远离手机。对假学习说“NO”,拒绝养成“一心两用”的习惯,边看综艺边学习。对熬夜不睡觉说“NO”,是谁凌晨一两点还在挑灯夜战,这些通通都不允许,给我乖乖的去休息睡觉,为考试养精蓄锐。

关于诚信考试我们要做到哪些呢?

一、提高修养,诚信应考诚信考试是我们作为一名学生的基本道德准则,我们应该严格遵守考试纪律,自觉抵制作弊行为。只有通过诚实的努力,我们才能真正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,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二、严守考纪,净化考风自觉维护良好考风考纪,知晓考试违纪、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。弘扬诚信正风正气,自觉抵制各类考试违纪作弊行为,树立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,勇于检举揭发考试作弊行为。

三、端正态度,接受监督尊重监考教师和工作人员,接受考试工作人员核验,主动出示考试相关证件(有效身份证件、学生证)。携带规定的考试用具,禁止携带任何书籍、报刊、笔记、资料、草稿纸和手机等各种无线通信工具、音像器材、电子设备等物品入场。

四、调整心态,愉快迎考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,在备考过程中,我们要脚踏实地,认真复习,用自己的真实水平迎接每一次挑战。希望同学们按计划进行复习,积累和巩固基础知识。以饱满的热情,充分的信心,严谨的态度迎接考试。

考试作弊带来的后果有哪些?

按教育部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规定: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属于作弊行为。故再次明确:如考生携带手机、智能手表、电子手环等设备考试,不论是否属主观故意与使用与否,均将被视为作弊。

《刑法修正案(九)》第二十五条: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,组织作弊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
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第十二条:在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教育考试机构应当通报其所在学校,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,直至开除学籍:(一)代替考生或者由他人代替参加考试的;(二)组织团伙作弊的;(三)为作弊组织者提供试题信息、答案及相应设备等参与团伙作弊行为的。

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(教育部令第41号)第五十二条: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,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: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、组织作弊、使用通讯设备或其他器材作弊、向他人出售考试试题或答案牟取利益,以及其他严重作弊或扰乱考试秩序行为的。

所以,诚信考试,从你我做起。

收藏本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