叮铃铃~第二十期读书沙龙马上到来啦!
每年的6月14日,是世界献血者日。之所以选中这一天,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·兰德斯坦纳的生日。
为了感谢那些拯救数百万人生命的自愿无偿献血者,颂扬他们无偿捐助血液的无私奉献之举,并感谢自愿无偿献血者所提供的挽救生命的血液礼物,郑州财经学院图书馆与会计学院特此开展2020年度“世界献血者日”手绘画作品征集活动。
本期征集优秀作品共5幅,小编用几个身边平凡的小故事,为你们一一串起这动人的画卷
“熊猫群”: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
这是献血者中的特殊群体,我们一般称他们为“熊猫”,在学术上他们被叫做Rh阴性血人群。在献血站,隔三差五,我总能碰上一位“熊猫”。“稀有血型的血液可以储存多久?”熊猫君一献完血就问道,会不会想用的时候没有?“因为耗材供应问题,现在和其他血型一样,保存时间只有35天。不过不用太担心,我们有少量库存,也有阴性献血者应急名库,再者周边地区都可以调剂。”我告诉熊猫君。原来,他之所以那么焦急,是因为家中的儿子女儿都遗传了自己的稀有血型。这让这位父亲有了更多的责任感,紧急情况下有没有血用,成了他常常担心的问题。我掏出手机,告诉这位熊猫父亲:“我们血站有一个熊猫群,大家的口号是‘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’。如果有紧急情况,大家都会互帮互助。”“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,只要身体条件合适,我会一直献下去。”
稀有血型,这是一种别样的血脉之缘,把茫茫人海里的陌生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。
稀有血型者,时刻准备着
由于稀有血型血液平时需要少,而血液储存有一定的保质期,因此很少采集。一旦出现临床需要,常常要紧急求助。
“我随时准备着,只要有人需要,我就会献血。”54岁家住颍上县谢桥镇的李丽说,她已四次献血。谈及献血原因,她笑着说:“我身体健康能帮到别人。”市中心血站站长姚全邦也是一名稀有血型者。“献了多少血,还真记不清了。”提及自己的献血经历,姚全邦说,每次医院急需“熊猫血”,而又一时找不到献血者时,他就会伸出胳膊应急。
一大早,在跑运输的袁海超就来到市中心血站献血屋,登记完毕,做完体检后,他熟练地穿上鞋套,准备捐献血小板。这样的习惯,袁海超坚持了多年,每月一次从不间断。
“一般中心血站打电话给我。如果接不到电话,我会主动问。”袁海超说,有时接到电话时他正忙着跑运输,即使不干生意他也要赶去献血。在他看来,没有什么比救人更重要。
10多年前,袁海超在朋友动员下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。后来他了解到,如果捐献血小板,一年内献血次数可增至12次。想到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,他开始捐献血小板,从此再没停止过。
袁海超坚持献血,但从未申报奖过献血奖。“我只是想献份爱心。”袁海超说,献血这些年来,他身体很好,只要有人需要,他的献血之路就会坚持下去。
袁海超只是献血市民中的一个代表。每个献血者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:市人民医院一位护士每年都组织科室的姐妹献血,献血本全部交由她保管;阜阳师范学院有一位稀有血型学生,毕业后更换了号码,因担心需要血时联系不到他,特意赶到市中心血站留下新联系方式……
身边的榜样,献血达人的故事
他叫汪黔,是羊艾监狱民警,今年52岁,在近十五年时间里,他无偿献血共90多次,总计献血量达41000毫升,挽救了上百人的生命,是名符其实的“献血达人”。
15年前,汪黔还在晴隆监狱上班,当时采血站不多,他献血要乘座4小时的汽车到130多公里以外的兴义市采血站。每次献血,他都是天没亮就出发,献完血后已经没有返程的车,必须在兴义住一宿,第二天傍晚才能返回到家里。在那里,汪黔无偿献了三年的血,尽管献血的路途很遥远,而且还要自己承担往返的路途住宿花费,但每当想到可以挽救一个个垂危的生命,并给那些濒临死亡的患者,和他们布满阴霾的家庭带去希望和喜乐的时候,汪黔就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,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的无偿献血之路。
2006年,汪黔从晴隆监狱调到羊艾监狱工作,遇上了2008年那场百年罕见的雪凝灾害,当时,贵州省广播电台、报纸等各类传媒不断滚动播出贵州各地医院血浆告急的消息。汪黔所在的羊艾监狱已停水停电,周边公路凝冻厚度达40毫米,很多司机都不敢冒险行使,可医院没有了血浆,就意味着很多人会失去生命,汪黔心里十分焦急,于是想方设法,花高价叫了一辆车,直奔省城贵阳,走进采血车。
2009年,省卫生厅和省血液中心等几家单位邀请汪黔参加座谈会,从会上汪黔得知,一袋机采血小板成分血,可以使因止血困难而濒临死亡的病人起死回生,也可以使严重感染无法控制的患者得以缓解,还可以使患有不治之症的血癌病人,重建造血再生功能。但是,每次机釆血小板都要把人体内 3000—4000毫升的血液,反复经过7—9次循环抽出,通过机器分离,每个循环需要25—30分钟,最后留下血小板,血浆再回输到无偿献血者体内。整个过程不仅耗时很长,且7—9次的抽血和输血,让很多无偿献血者都心存畏惧,导致绝大部分的无偿献血者都不愿意捐献血小板。本着对脆弱生命的挚爱,一股助人为乐的热情,让汪黔毅然加入了无偿捐献血小板的行列。
每次血液中心打来电话,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,汪黔都会立即赶到血液中心,撸起袖子,伸出手臂,献出鲜血。这十五年来,他无偿献全血和成分血共90多次,总计献血量达41000毫升,相当于11个体重65公斤的成年人全身血量的总和,成为贵州省献血达人,挽救了上百人的生命。为此,汪黔获得国家卫生部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发的2008—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,以及2010—201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表彰;2015年5月,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又给汪黔颁发2013—2014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表彰。2015年12月他被贵州省精神文明办评为“明礼知耻:崇德向善”助人为乐贵州好人称号。
这些美丽的光环,都不是汪黔想要的,他献血的初衷只为救人。他深知,一个人的力量很弱小,但只要有人去做,就一定会有人认同,有人跟随,毕竟,这个世界需要爱,需要更多的关怀。
|